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旅游

磨街乡关庙村百年红枫立山脊 静待霜降换红装

2019-11-23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初冬,禹州市磨街乡关庙村迎来一年中最多彩的时节,金色的杨树、桐树,红彤彤的枫树、黄栌,郁郁葱葱的灌木,向世人展示着美丽的色彩。

磨街乡关庙村百年红枫立山脊 静待霜降换红装

(资料图片)

在该村黑石炮山的山脊上,孤零零地屹立着一棵树龄200多年的红枫,树上的枫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有许多故事要向游人讲述。

01百年红枫立山脊,静待霜降换红装

11月1日下午,阴云笼罩着禹州市西部山区,记者一行驱车来到禹州市磨街乡关庙村。该村位于禹州城西32公里,地处箕山山脉腹地。村子西面有一座黑石炮山,海拔707米,地处禹州市、汝州市、郏县交界处。

磨街乡关庙村百年红枫立山脊 静待霜降换红装

在关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新正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沿着满是碎石的山路向上攀登。“这条山路由于某些原因修了一半就停工了,不然游客就能开车上山看风景了。”刘新正说。

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记者被沿途秀丽的风景所吸引。郁郁葱葱的灌木布满山坡,红色、黄色的植被点缀其间,犹如给这片山峦披上了绚丽的外衣。

步行30多分钟后,在刘新正的指引下,记者登上一个土丘,视野豁然开朗,一棵粗壮的枫树映入眼帘。枫树有五六米高,近两抱粗,树叶还未变红。它是这道山脊上唯一的大树,周边尽是杂草和低矮的灌木,将它衬托得孤独而神秘。

“今年不是很冷,枫叶没有往年那般红。”刘新正说,估计经历几次霜降后,才能看到它最美的样子。

02树下有座小山神庙,许多人来祈福

“这棵枫树有200多岁了,是这道山脊上唯一存活的大树,没有人知道是谁种的。树下有座小山神庙,许多人来这里祈福。”刘新正说,枫树所在山脊的最高处就是黑石炮山的黑石炮所在地,黑石炮炮口所对的方向是驴山,两山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山沟。这里还有一段有关狐仙的传说。

磨街乡关庙村百年红枫立山脊 静待霜降换红装

 

“相传很久以前,驴山上两只狐狸在一座山洞里吸收了天地精华,成了狐仙。它们偷幼童、吃牲畜。山下的村民吃尽了苦头,每日祈祷,希望天神来镇压狐仙。”刘新正说,天神听到了村民的诉求后,变化出一门黑色的石炮,飞降到黑石炮山上,炮口对着驴山上的狐仙洞,要将狐仙击杀。

“准备开炮时,两名秀才挡住了炮口。”刘新正说,原来,狐仙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曾在山里救下两个迷路的小孩儿,并将他们抚养成人,直至考取功名。天神动了恻隐之心,没有击杀狐仙,让两个秀才在驴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将狐仙镇压在里面,永世不能祸害人间。而黑石炮一直留在山上,保佑这里的百姓不再受妖魔鬼怪侵扰,黑石炮山因此得名。

03山清水秀有特色,乡村发展谱新篇

“别看现在我们这里风景优美,在20年前,这里全是荒山。”刘新正说,关庙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6座山和16条山沟。很久以前,这里也曾巨木成林、溪流不断。然而,滥砍滥伐、过度的开山造田,以及附近煤矿的无序开采,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20世纪末,关庙村36座山,山山“秃瓢”;16条沟,沟沟无水。当地大批青年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

“1998年,我们开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刘新正说,仅2002年、2003年,关庙村村民就种了3000多亩侧柏、刺槐、二花等经济林木。2010年前后,关庙村的6000亩荒山全部得到绿化。

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扶持,如今关庙村不仅重现了绿水青山,还在修复古村落,为走“观光路”、打“旅游牌”作准备。2016年7月,关庙村被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发掘当地特色,决定打造“吃、住、游、娱”四位一体的乡村健康休闲游基地。一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关庙村缓缓展开。

磨街乡关庙村百年红枫立山脊 静待霜降换红装

(来源:禹州关注)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出彩文旅 宜居许昌”第二站——禹州市

“出彩文旅 宜居许昌”第二站——禹州市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