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
关闭
Y
禹州

高校学子“三下乡”走进禹州,青春视角里的文化密码

禹事汇房产网 2025-07-25 15:51
540

从钧瓷文化博物馆的千年窑火到南水北调的现代水利,从大禹治水的古老传说到非遗钧瓷的指尖技艺……日前,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垕水青芒”实践团走进禹州,聚焦“探寻禹州‘三都’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知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寻找文化自信的青春答案。

在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队员们凝视着唐代的粗陶与宋代的钧瓷,釉色在灯光下流转出万千光彩。瓦店遗址的陶器残片静静陈列,仿佛低声讲述着夏文化的起源;而“浴火千年”展厅里,钧瓷从古朴到华美的演变,让队员们触摸到泥土与火焰交织的千年传奇。在禹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内,泛黄的古籍与现代化的制药设备形成鲜明对比,引得青年学子纷纷感慨:“‘三都’的底蕴不仅在历史里,更在今天的科技传承中。”

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遇,是在禹王锁蛟井旁。省级非遗传承人刘月霞的讲述让神话变得鲜活,生动诠释着大禹“疏而不堵、顺势而为”的治水智慧。在禹州钧瓷窑炉博物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任星航揭开钧瓷窑变的奥秘。当一件件釉色绚丽的珍品展现在眼前,队员们屏息凝神,在驻足凝视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并非静止的古董,而是蕴藏着无尽创新灵感的智慧源泉。

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的碰撞,在南水北调禹州段展现得淋漓尽致。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监测着千里水脉的流动。这条42公里的“水长城”,不仅输送着北上的清流,也延续着中华治水文明的智慧基因。队员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专业讲解和小组讨论,跳出课本上的文字描述,直观感受着现代水利科技与传统治水智慧的完美融合。

走在神垕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时间似乎也放慢了脚步。队员们穿行于明清老街,在斑驳的古窑遗址前驻足,聆听钧瓷匠人讲述火与土的千年对话。在坪山钧窑,他们亲手体验拉坯,尽管作品并不完美,但那份专注与敬畏,已悄然融入指尖。

“禹州之行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队员们纷纷表示,这场行走的课堂,不仅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更激励大家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者:wanglongw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