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
关闭
Y
禹州

没有围墙的“市民大学”——禹州市规划展览馆探索馆城共建新路径纪略

禹事汇房产网 2025-08-26 18:30
469

2025年8月2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8版(文化副刊)头题以《没有围墙的“市民大学”》为题,报道了禹州市规划展览馆探索馆城共建新路径的做法(以下为报道原文)。


盛夏8月,禹州市规划展览馆迎来建馆8周年。这座布展总面积达4600平方米的场馆,以“华夏首邑,豫见禹州”为主题,通过“山环水绕·名城禹州”“华夏首邑·千年禹州”等七大展示空间,全方位展现着“夏都”“钧都”“药都”的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8年来,它始终以“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为理念,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打破场馆边界,成为市民家门口可触可感的“市民大学”。

互动体验,读懂“最美禹州”

如何让市民更深入了解家乡?展览馆给出的答案是“玩中学”。

“扫描二维码就能答题,题目里有禹州的地理、历史,还有现在的规划,我和孩子一起答,还中了套文具!”市民于先生举着刚抽中的奖品,难掩兴奋。建馆8周年期间推出的“最美禹州”知识竞答,用线上答题+现场抽奖的形式,让市民在趣味互动中孰知家乡的过去与未来。

不远处的“城市规划拼图”挑战区更热闹。家长带着孩子在白板上亲手拼合城市地图的肌理——从老城区的街巷到新城区的路网,从钧瓷产业园到药都市场,小小的拼图块里藏着禹州的发展脉络。“拼完才发现,咱禹州这几年建了这么多公园和学校!”一位家长感慨道。

科技感满满的体验项目同样圈粉。VR自驾车里,游客“穿梭”于颍河两岸的绿道;5D影院中,光影变幻间展现着“山水田城·绿色禹州”的愿景。数字技术让城市规划蓝图“活”了起来,市民得以沉浸式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普课堂,解锁“生活智慧”

除了趣味互动,展览馆更想做市民的“知识加油站”。联合医疗、文化、科协等单位开办的科普课堂,成了最受欢迎的“公开课”。

“心脏骤停4分钟内是黄金抢救期,按压深度要5—6厘米……”红十字会专家的急救课上,市民王先生认真记着笔记,“这些常识太实用了,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救命”。而书画课堂上,老师用“汉字像画画”的比喻讲解书法美学,让陈曦、王倩倩等小朋友瞬间爱上了传统文化:“原来‘山’字真的像座山,太神奇了!”


针对青少年,“暑假科技探秘”活动专门设置了30余台科普设备。五年级学生高新雨摆弄着光学仪器,看着白光分解出彩虹,恍然大悟:“原来物理课上学的光的色散,动手一试就懂了!”在动手体验中,光学、力学等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小小讲解员,代言“美丽禹州”

“大家看,这是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奥秘……”《万彩钧都》展厅内,小讲解员刘思语落落大方的讲解,让游客频频点头。这是展览馆连续第7年举办“美丽禹州‘规’我讲”小讲解员活动,200余名孩子通过选拔、培训,成为家乡的“小小代言人”。

从普通话发音到形体礼仪,从讲解词背诵到临场应变,专业培训让孩子们快速成长。“一开始上台会紧张,现在能给陌生人讲禹州的故事,特别自豪!”一位小讲解员说。他们利用节假日在馆内志愿服务,既锻炼了能力,更让家乡文化在稚嫩的声音里代代相传。这项活动也因此获评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8年来,禹州市规划展览馆不仅接待参访团队646批次、服务群众约45万人次,更组建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企业,让“规划”走出场馆、融入生活。如今,这座集“形象窗口”与“科普阵地”于一身的场馆,已先后荣获河南省“巾帼文明岗”、许昌市“文明单位”等称号,继续以“没有围墙的市民大学”之名,陪伴禹州人读懂家乡、热爱家乡、共建家乡。


编辑者:wanglongw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