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出生在云南的河南人。如果,你问我,这碗米线正宗不正宗,我诚恳的邀请你亲自来品尝一下,食材和米线来自2000多公里外的云南,如果你到过云南红河,你肯定尝过那里的小锅米线、麻辣米线、臭豆腐米线,当然,最“板杂”的是蒙自菊花米线,汤,米线,配肉融合成一碗原汁原味的菊花米线。童年记忆里总飘着米线的清香,长大后回到河南,总惦记着云南的那口米线,所以,不负千里,把云南米线带到河南禹州,搬进了恒达福园小区自家的车库里,1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人吃到了云南的美味,后因地方有限,现将小店搬进禹州大同路的门店里。

【每碗米线都有它的故事和特色】
在云南吃米线讲究“看帽子选料”——所谓“帽子”,就是米线里的配肉、配菜。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老字号,看着玻璃柜里几十种荤素小料眼花缭乱,豪爽地说“这个加那个也要!”师傅便笑呵呵地为你现拼一碗专属味道。现在我的店里也延续着这个传统:不懂怎么选?看看邻桌的老饕怎么搭;拿不定主意?告诉我你的口味,“不辣、香辣、麻辣”我来给你配出独一无二的“人生限定款”。总有一款适合你!到店的朋友,我强烈推荐你尝尝云南的“香酥”“干炸猪皮”“炸猪肝”。

【鲜花入馔的秘密:清晨空运的浪漫】
“分享一碗来自2000多公里以外的云南米线”——这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血的承诺!只有在云南本地采摘的菊花才能食用,经2000多公里奔赴,在每天清晨跃入高汤。你看那汤面上浮动的不是普通点缀,而是能喝进肚子里的春光。

【十二款必吃清单|解锁云南人的一日三餐】



……………………

高山黑墨红玫瑰花
【不用撒烧烤料的烧烤】
用炭火烤过的才叫烧烤,被烟熏过的才有灵魂。吃没有撒过的烧烤料是人间烟火,喝地道的包谷酒也是人生起落。炭火会熄,肉香会散,但那些在炭火里交换过的心事,那些蹲在路边仰头大笑的瞬间早被烤进了岁月,成为了比蘸料更难忘滋味。

【小店不大,装得下整个世界的温柔】
常有人问我为何如此执着云南的美食?我说:“就想守着儿时的记忆和味道,让更多的禹州人品尝到云南的美食。”墙面上那句“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不是文艺标语,而是真实发生的温暖——有加班族推门时的疲惫眼神,有学生党攒零花钱请闺蜜吃的欢呼,也有白发老人颤巍巍端起碗的手。就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没有被辜负。

小店不大,却装的下烟火与牵挂,味道不贵却藏着用心与纯粹,独自来寻一份自在和朋友聚享一段欢喜,愿你每次到店都能吃到暖胃又暖心的一碗云南米线。

编辑者:wanglongw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