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磨街乡大涧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成功实现从传统资源型经济向新型农业经济的华丽转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眼下正值收获时节,大涧村种植的1000余亩桃子也迎来采摘季。走进桃园,郁郁葱葱的桃树枝头果实累累,油桃、水蜜桃等透红的桃子点缀在绿油油的桃叶间,果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不少游客穿梭于桃树间,一边采摘鲜美果实,一边欣赏田园风光,尽情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磨街乡大涧村党委书记 陈海昌
大涧村运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多元机制,实现一村多业发展,坚持特色试验田、种植示范点、联农带农增收“三条腿”走路。
桃子产业已成为大涧村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中,大涧村积极践行“农文旅”融合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除桃子外,村里还种植了樱桃、杏、李子等多种果树,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采摘体验。而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的存在,更为大涧村增添了浓厚的旅游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陈海昌
建立红薯育苗特色试验田和果木种植基地、红薯种植基地等多个种植示范点,流转土地1500余亩,累计带动1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这“三金”带来的收益。
在产业发展上,大涧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资源转型。依托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大风口景区,打造了“地球之窗”旅游品牌;利用闲置院落和煤矿遗留房屋开发农家乐与民宿,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涧田园综合体项目借助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林果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观光。实德“三粉”加工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投资1.2亿元建成多条生产线,研发高附加值新品,带动周边2500多亩红薯种植。多元产业机制让1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收获“租金、薪金、分红金”三金收益,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陈海昌
依托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和神垕钧瓷古镇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集“三粉”加工、一二三产融合、休闲体验、采摘观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游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方面,大涧村以“一事一议”和村庄环境整治项目为依托,投入1100万元打造和美乡村。修道路、铺管道、整道牙,大力整治村民房前屋后环境,让村庄颜值与气质兼具。
陈海昌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进行整治,着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通过党员志愿活动、村民自治等措施,落实长效管护责任制,使村庄环境整治常抓不懈,出成效、结实果,打造有“颜值”的文明村。
另外,大涧村还实施娱乐、文旅深度融合,“周末文化大集”“十六台大花轿”等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综合加工园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每周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农旅综合收入增长40%。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大涧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者:wanglongw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