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蝉鸣悠扬,日前,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邵元珠一行4人莅临花石镇观音堂小学调研指导工作,慰问实践基地及支教师生。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红雨、退休教授李喜辰、团委书记孙丰等随行参与慰问。慰问团队在花石镇观音堂小学校长王变变的陪同下走进校园、深入课堂,进行了参观支教师生宿舍、召开座谈会、捐赠物资、艺术启蒙讲座等活动。
在“艺路有你”支教项目启动九周年之际,双方召开座谈会意义非凡,“一家人”畅所欲言,畅谈点亮农村孩童希望,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深入研讨校地深度合作课题。座谈会由靳塬统老师主持。
团委书记孙丰作支教工作报告,讲述了九年来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路有你”支教活动的合作初衷、开展情况、发展历程、取得成果、社会影响及获得荣誉等内容。着重指出了在双方合作中互惠互利、共同成长,艺术设计学院也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项大学生社会实践荣誉称号。
团委书记孙丰作支教工作报告
王变变校长代表基地学校作工作汇报,回顾了实践基地成立九年来因大学生支教带给孩子们和学校的变化,对郑州轻工业大学的爱心捐赠、无私帮助和深厚情谊表示衷心的感谢。王变变表示,慰问团领导的到来为全校师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奋楫争先、赓续前行,进一步加强合作,丰富实践方式,拓宽实践内容,开展多彩活动,让更多农村的孩子走出大山,成人成才。
王变变校长代表基地学校作工作汇报
四名小学生代表逐个发言。孩子们以儿童的视角、稚嫩的童声讲述自己眼中的“大学生哥哥姐姐”,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老师对我们特别的好”“老师自己花钱买礼品奖励给我们”“老师的眼神很温柔”“老师下课还陪我们说话”......清澈的眼眸、无忌的童言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田。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这,也是教育期待的成果!
小学生代表发言
25年支教队负责人陈姣燕分享了实践感悟:从前期筹备分课、协调工作到担任“执行校长”,再到五年级美术科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调沟通、解决问题,串联起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在压力中成长,在付出中感动”的历程。
支教大学生代表陈姣燕分享实践感悟
“每年暑假,孩子都会掰着指头数‘支教老师’什么时候来。”“支教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水平高,关键活动还是免费的;孩子不用在家里天天玩手机,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文艺素养,比我在家里看着她都强!”家长代表朴实又真挚的语言中透露着对支教大学生的满意和赞许!
党委副书记贾红雨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进一步深化“专业赋能教育”特色,将艺术设计前沿理念与乡村儿童成长需求更精准结合,打造可复制的支教模式;二是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下到基层、沉下心来,以支教为契机,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真正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三是呼吁社会各界给予乡村教育更多关注,高校、小学、家庭、社会共同编织教育网络,凝聚各界合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
党委书记邵元珠同志作总结讲话。邵书记指出,观音堂小学是老朋友,九年来,双方深入合作,艺术设计学院先后组织本硕学生近200人开展义务支教,给孩子们带来了绘画、书法、音乐等美育教育启蒙。活动为高校学子搭建了成长舞台,为乡村孩子播撒了艺术种子,观音堂小学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完全小学,这是教育双向赋能的典范。邵书记强调,一是启动校地合作十周年的活动策划;二是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支教活动,开发主题系列教育;三是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利用学科专业优势,找准精准帮扶切入点,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为区域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高校贡献。
党委书记邵元珠作总结讲话
座谈会结束,艺术设计学院退休教师、五老成员李喜辰老师为部分小学生带来了一堂艺术启蒙讲座,从生活用品不设计和设计的价值对比讲起,讲解了艺术设计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现有成果等,不时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双方将以此次慰问为契机,继续保持互惠互信、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打造社会实践教育名片,让大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小学生素养得到提高,为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这样一个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
编辑者:wanglongwe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