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美丽乡村我的家,禹州黄沟邀您游
游黄沟
观五龙泉
采摘猕猴桃

黄沟

黄沟位于禹州市西南边陲,归磨街乡管辖。这里山势险峻,峡谷幽深,青龙河两岸松柏挂壁,白龙瀑下涧水淙淙,自然景色优美。古村落、老橿树、五龙泉、抗战指挥部……构成黄龙村的几大看点。自然村作为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载体,突出体现当地的山水特色、民居特色及田园特色,以山、水、田、居、人”作为环境的共融,打造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游目的地,以“春花夏凉秋实冬雪”为山村四季主题,营造山谷清幽、花香鸟语、古朴山居的环境,特别适合节假日来此放松身心。

古村落


黄沟村不仅自然环境独特,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村文化广场上,不但有以天然石洞做办公地点的村部,还有一口古井(现已被石板封口保护),被称为禹州人工凿井之最。黄沟村地处山区,海拔高,水位低,祖祖辈辈吃水更比吃油难。为了解决吃水问题,1971年春,黄沟村党员群众历时3个月,在原来的泉眼上挖出土石600余方,凿井深达85米,终于凿出了甘甜清澈的泉水。为了挖这口井,一个村干部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黄沟村人战胜自然,顽强生存的见证。“吃水不忘挖井人”,黄沟村人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老橿树
走进黄沟村,我们被一棵棵奇形怪状的古树所吸引,这些遒劲的树根稳稳深植在地下,乌黑粗壮的树干,坚硬挺拔,纵横龟裂的灰褐色树皮,历经千百年雨打风吹,不改其色它们气质沧桑,神情凝重,坚挺似铁。

在众多的古树中,有一棵被称为“树王”的老橿树,据说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树龄了。老橿树的树颈高3米,树干直径1.2米,树围粗约3.3米,树冠的周长约23米。
春季,米色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清香飘散很远。夏季,树叶长出来了,碧绿一团,整个老橿树像巨大的伞盖,巍然屹立。冬季,树叶落光了,枝条上飘着万千条红色的丝带,那是周边老百姓求子求福而拴上的平安带、吉祥带。
五龙泉
黄沟村道教文化底蕴丰厚。位于村子南部莲花山的五龙泉道观,是一处道教宝地。五龙观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明朝,清乾隆年间盖山门,修道院,初具规模。道观供奉的主神是五龙圣母,主题看点是黑白青红黄五条石龙雕塑,山泉从五条龙的嘴里流出来,汇成青龙河,蜿蜒流向山下,滋润着附近的农田。在山门的墙壁上,书写有《道德经》全文,道观的石洞里,盘卧着让老子“紫气东来”的青牛。关于这个五龙泉,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古代鄢陵地界,有一个宋家庄,庄里宋员外有个女儿,不但俊俏,而且善良。宋女12岁那年的夏天晚上,天气闷热,宋女在后花园乘凉,却意外受孕了。她的父母觉得败坏了门风,将她赶出家门。宋女离家后,觉得无法见人,就躲进禹州西部深山,住山洞,吃野果,喝山泉,几个月后,她生下五条颜色不同的小蛇。她很害怕,用棍子把这五条小蛇挑开,没料挑开的小蛇不一会儿就又爬到女孩身边。反复很多次,宋女没办法,就细心照看,小蛇越长越大,慢慢地,头上生了角,腹上长出爪,身上有了鳞片。


那年,当地大旱,民不聊生。宋女叹息说,“要是下场雨,百姓就得救了。”话音刚落,几条趴在地上的小蛇忽然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瞬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后,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场及时雨,解救了当地许多老百姓。天上王母娘娘掐指一算,有五条龙在人间降生了,就派神仙下去寻找,就发现了宋女和她生养的五条龙。因为五条龙私自降雨,触犯天条,玉皇大帝降职罚这五条龙化为五道山泉匍匐在莲花山上,服务当地百姓。宋女心地善良,被封为五龙圣母,在莲花山修建庙宇,世代享受人间香火。

抗战指挥部

黄沟村有许多古旧的老房子,散发着中原建筑简洁朴拙实用的特色。侯家大院就是禹州西部窑洞建筑的典型代表。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将军曾驻扎于此,军民鱼水,亲如一家,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现在,侯家大院已作为抗战指挥部旧址保护起来,成为缅怀先烈、瞻仰抗日英雄的红色教育基地。


猕猴桃
采摘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又到了猕猴桃丰收的季节。猕猴桃鲜嫩多汁、营养丰富,这里的红心猕猴桃更是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被誉为“人间仙果”、“果中之王”、“维C之王”。



走进园内,果树架子与人齐高,阳光透过片片绿叶照在挂满枝头的果实上,一股清新的芬芳四溢开来。

上一篇:禹州何以为“药都”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2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3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4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5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6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7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8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9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1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2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3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4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5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6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7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8“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9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1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2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3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
- 04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5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6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7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
- 08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9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