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的里程碑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展、“一带一路”禹州与希腊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到第十一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钧瓷文化产业发展高端对话,张金伟致力于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打造成禹州钧瓷界与外部更广阔艺术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和桥梁。
在有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艺术家参与的不同文化交流场合,张金伟大多数时间担当着提问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长期以来困扰钧瓷行业发展和钧瓷艺术向更深层次推进的疑惑和问题一一抛出,为钧瓷行业提供发展的思路和启发。
以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这个钧瓷创作者的身份,张金伟推出“无语”系列、“太极”系列、《混沌》《无源》《为学》等作品,将极简主义引入钧瓷,利用传统器皿的形态来呈现现代人的思想,并逐渐突破钧瓷的原有艺术形式,探索着新的艺术内涵。而作为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所长、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长,张金伟与国内外大量学者、专家和艺术家沟通、交往,引入新思想,探索新路径,为钧瓷艺术发展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张金伟作品《太极》
2019年初冬时节,记者前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就钧瓷艺术的审美走向和钧瓷产业的未来发展与张金伟展开讨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是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的。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都倡导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钧瓷文化作为厚重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独行的状态,缺乏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见。这在以前可能影响不大,但在世界高度融合并不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应该也必须扭转这种状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张金伟说,禹州市不断举办钧瓷文化旅游节,一方面是为了展示钧瓷文化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走进禹州、了解钧瓷,为了让世界各地的陶艺家和创作者更好的与钧瓷从业者交流,将世界艺术舞台的理念和潮流引入钧瓷产业。

张金伟作品《钧台》
在张金伟看来,钧瓷艺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走出去,请进来,这是钧瓷艺术未来发展必然选择,如何走出去?如何请进来?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沟通和交流中,一方面不能邯郸学步、人云亦云,另一方面更不能固步自封、骄傲自满。每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都要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理念,不然就去缺乏动力和活力。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灵感,才能更好的带动和引领自身的发展。”张金伟说。

张金伟作品《出离》
钧瓷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本土性,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开放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完全能够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弘扬钧瓷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在钧瓷艺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要讲求手段和方法。China即指中国,也指陶瓷。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陶瓷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以钧瓷为代表的陶瓷艺术更有能力走向广阔的世界舞台,而如何更加便捷和有力的走出去,就需要我们用钧瓷的材质和工艺创作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喜欢的、且能表达他们文化认同的钧瓷艺术作品,从而让他们认识钧瓷。也就是说,钧瓷艺术创作,既可以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理念,也可以表达世界各国的思想和理念,让世界人民都能看得懂、欣赏得了。”在张金伟看来,面对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近年来国外艺术家来禹州驻场创作的艺术观念文化理念不同的钧瓷艺术作品,钧瓷界应该要理性看待,这不仅不能冲淡钧瓷艺术的魅力,反而会成为拓宽钧瓷艺术生命力的推动力。
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
就不能准确预判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钧瓷艺术与外部艺术世界交流和沟通过程中,钧瓷从业者学习的是不同艺术观念和表达形式,在艺术的当代性中寻找钧瓷艺术与当下潮流的结合点,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用钧瓷的艺术形式展现更加多样的、更具时代的和前瞻性的思想内涵。

北宋 钧官窑 莲花式花盆
“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坚定自信,保持自我,不能忘记钧瓷的自然窑变工艺的艺术价值和哲学精神。一部分钧瓷从业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忘记自我、邯郸学步的现象,还有一部分钧瓷从业者对不同的艺术观念排斥、抵制,其实这两种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对钧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哲学精神把握不准、研究不够造成的不自信。”

北宋 钧官窑 莲花式盆托
“如果能够真正弄懂钧瓷在历史上既是宋代五大官窑又是六大窑系的内在因素和必然原因,就能够保持对钧瓷文化的充分自信,就能够更加从容的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张金伟说。

宋代 民窑 三足炉
钧瓷艺术开创了陶瓷装饰美学新的里程碑。这是张金伟不断强调的一点。“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就不能准确预判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果我们回望陶瓷历史,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钧瓷艺术在中国数千年陶瓷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意义。我们知道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彩陶为代表的器物表面绘画装饰艺术形式,一直发展到今天都是陶瓷装饰艺术审美的主流形式,如汉代陶罐的图案装饰,唐代长沙窑的书法装饰,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装饰,元明清景德镇的青花、粉彩等。钧瓷艺术的出现,让陶瓷装饰艺术审美发生了质的变化,开辟了新的天地,即:由陶瓷器物表面绘画审美拓展到陶瓷釉料通过自然窑变工艺呈现的审美属性上来,开创了陶瓷装饰美学新的里程碑,让陶瓷装饰艺术审美融入了哲学意蕴,达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老庄哲学境界。钧瓷的原料来自大地,钧瓷的釉色呈现的却是苍天的色彩、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也就是说,禹州先辈们用大地的原料,炼制出苍天的色彩和大自然的万千变化。钧瓷艺术这种飞跃和创新充分反映出禹州先民脚踩坚实大地抬头仰望深邃天空地诗一般的生活和浪漫的精神境界。‘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概念在钧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张金伟看来,这种文化内涵、这种艺术形式最具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哲学精神。

张金伟作品《良渚》
“可以说,钧瓷艺术通过“三分人巧,七分天成”自然窑变工艺和钧釉自身材质的审美属性,描绘了自然万物万千色彩,呈现了宇宙洪荒的炫目幽光。釉色永远与超脱相随,釉质永远与质朴相伴。这种“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独特工艺,这种朴素的艺术表达,是人类一直以来对自然的拷问,是宋代文人雅士心性的寄托和普通民众人格的追求,是中国哲学对艺术最高境界的启迪。正是这个原因,成就了钧瓷产业在中华民族大宋盛世的“既是五大名窑,又是六大窑系”历史地位,成就了钧瓷艺术既是上层建筑主流文化认同和宫廷御用,又是普通民众精神追求和生活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便是中国哲学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完美体现。
张金伟认为:虽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表达,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是永远初心不改。因此,不管发展到何时,钧瓷艺术这种朴素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问天’智慧的呈现,都会具有无限生命力。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理解,就会更加从容的面对未来和预判未来。
有形的钧瓷存在着无限的发展可能
“钧瓷艺术想要取得长足发展,我们一定要清楚钧瓷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便是钧瓷艺术因人类生活需求而存在,因人类精神追求而升华,这是钧瓷的立足之本。从另一个层面讲,钧瓷的窑变是其最不可丢失的独特属性,这是钧瓷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所在。天人合一的神奇窑变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展露无遗。”在张金伟看来,围绕窑变,将钧瓷艺术与现代人的生活连接起来,探索钧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未来钧瓷发展的重点。

张金伟作品《雄浑》
钧瓷艺术的发展,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立足实用,满足需要。“钧瓷要发展,‘钧瓷人’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精神需求乃至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用文化、艺术、科技‘三位一体’的思维做到观念创新、工艺创新、艺术创新,让钧瓷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中,融入到当代人的需求中。钧瓷艺术的发展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生产能充分满足不同阶层消费群体需求的不同产品,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通过创意设计让钧瓷艺术出现在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金伟作品《正信》
对于钧瓷从业者来说,不能局限于作品创作,而应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目光聚焦在更加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这是钧瓷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钧瓷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是推动钧瓷产业本体的发展,由此带动或者促进其衍生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钧瓷不仅是禹州、许昌和河南的,它也应该是中国的甚至世界的。从日常生活到高端宴会,从实用产品到陈设重器,都应该出现钧瓷的身影。”张金伟说。

张金伟作品《大雅》
展现大胸怀,拥有大自信,弘扬大文化,探索大价值。钧瓷艺术能够在精湛的技艺下,展现内敛而多样的艺术风格,开辟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当我们真正认识到钧瓷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美学意义,就更加有理由相信,在与时代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钧瓷艺术不仅不会被冲淡艺术魅力,反而会迸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张金伟说。
本文原载于2019年11月22日《许昌日报》6版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2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3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4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5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6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7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8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9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1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2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3“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4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5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6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7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8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9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1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2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
- 03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4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5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6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7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8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9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