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盛田代代相传的“粉条梦”
许昌市区学府名苑一间普通的公寓中,午后阳光透过窗纱,在一对翻看老照片的父子身上洒下斑驳。父亲名叫孙贯三,年过八旬,40年前成为全国农机行业表彰的先进个人,受到三位副总理亲切接见;儿子名叫孙继周,今年54岁,2018年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孙贯三与孙继周父子两代人之间的对话。晓伟摄
4月28日,记者走访了这对奋斗在希望田野上的父子,聆听他们的“劳模故事”,了解朴实家风传递的坚韧与奉献、奋斗与希望。
朴实家训,渗透成家风
说起许昌特产,禹州粉条有着特殊的地位,由盛田农业公司生产的紫薯粉条不仅爽口好吃,还于2019年代表全国食品大省河南走进了北京故宫,参加全国百年老字号产品展,名扬海内外。
此外,在2019年,盛田农业公司生产的粉条系列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全国粉条制作领域属于唯一的一家;一举通过美国PDA标准认证,取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成为深圳市制定粉条地方标准的参与单位之一,河南唯一。
提起这些成绩,盛田农业公司创始人孙继周一再表示:“能让红薯粉条做成大产业,是我的心愿,也是家中老爷子的愿望。我今天的成长,更离不开家风的熏陶、父亲的影响。”
孙继周的父亲孙贯三,是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农机行业表彰的先进个人,曾作为先进代表参加1980年召开的全国农机管理工作会议,受到三位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这是孙贯三经常对儿子说的话。
今年85岁的孙贯三老人一生好学。1978年,禹县(现禹州市)成为全省农业机械化试点县后,孙贯三先后担任禹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管理科科长、禹县农机局副局长。他一年有300天吃住在乡村,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掌握不亚于地道的“田把式”,特别是对禹州手工粉条制作技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孙家与粉条颇有渊源。盛田农业公司的得名,缘自孙贯三的爷爷在20世纪初期开办的一家手工粉条作坊——盛田粉坊。
在父亲的影响下,孙继周也将自己的心血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2006年,他创办盛田农业公司后,瞄准红薯“三粉”产业链,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劳动实践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使“盛田农业”成长为以红薯“三粉”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服务化企业,产品主要有名,优,特,新等特征。

与博士团队合作,创新性传承传统技艺
除了是盛田农业创始人,孙继周还有一个醒目的身份——禹州粉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禹州素有“粉条之乡”的称号。相传在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腊月,乾隆皇帝到河南阳武(今原阳)视察黄河口合龙,无意间品尝到了禹州生产的红薯粉条,御赐"素鱼翅"雅号,从此禹州粉条闻名天下, "货销四海"。
在盛田农业公司,“盛田百年粉坊”的招牌熠熠发光,传承百年的盛田粉坊,是原禹县(今禹州人)孙金泉1916年在顺店开的一家手工粉条作坊。1940年,孙金泉病故后,第二代传承人孙泰运继续经营至1956年。随着经济改革潮涌中原,1985年,第三代传承人孙贯二重建盛田百年粉坊,并对传统手工原浆粉条制作技艺进行大胆革新。2006年,孙家第四代传人、"集大成者"孙继周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创立河南盛田农业。2017年12月,盛田百年粉坊被河南省商务厅授予第五批"河南老字号"称号,并成为许昌市级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七八岁看着父辈做粉条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如今,古城、朱阁、郭连、苌庄、浅井等地已形成红薯种植带,但禹州粉条产业还未做强做大。”孙继周说,“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还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为此,孙继周组建了由5位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研发新产品。目前,其产品包括红薯粉条、蔬菜粉条、杂粮粉条三大类,衍生产品有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粉条豆腐菜等。
另外,孙继周和博士研发团队在遵循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研发的“鲜粉”,不需要发泡,放入滚烫开水中,1分钟即可食用,且口感细腻、滑爽、筋道。截至目前,其产品已打入海底捞、小天鹅、小日子、百年老妈、朝天门等知名火锅企业,进入永辉、胖东来等知名商超。

沿着父辈的足迹,扎根沃土助推乡村振兴
4月28日,记者走进河南盛田农业“百年粉坊”,推开厚重的木门,岁月的陈旧感让人觉得亲切。老旧的风箱、木桶、上百年的木瓢、石磨盘、民国时代的老马灯、小推车……有关粉条的记忆,无声地滞留在这里,远去的岁月以另一种方式再现禹州粉条的百年沧桑。传承四百多年的粉条古法制作工艺和老物件,十八道制作工序,重叠着匠心,让记忆鲜活而温润,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感。


而在“百年粉坊”的无菌生产车间内,则充满了现代感,一条条保鲜粉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工作。红薯淀粉历经选、洗、剁、磨、漏、切、漏、铺、挂等数十道工序,"变身"为一缕缕光亮透明、粗细均匀、筋道爽口的粉条。它配备现代化的监测检验系统,融入国内国际红薯鲜粉加工工艺和绿色保鲜技术,全部生产过程生态、绿色、环保,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精细质量管控,一缕缕新鲜出炉的粉条上通体散发出熟稔的传统乡土气息。
如今,孙继周的儿子孙溪烽也沿着父辈的足迹,奋斗在农业生产中,参与到河南盛田农业的多个研发项目中,在2019年获评“许昌市十大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我是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中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如同爷爷常说的‘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一样,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然后依照我国的国情来创新结合出一套适用于我们的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反哺农业。”采访中,孙溪烽雄心勃勃,表示要与父辈一起踏踏实实扎根脚下的这片土地,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道地传统中国美食执着前行。

上一篇:禹州传统文化龙池白龙庙(故事林)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2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3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4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5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6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7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8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9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1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2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3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4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5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6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7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8“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9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1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2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
- 03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
- 04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5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6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7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8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9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