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禇遂良,镌刻在禹州人心中的文化符号
这是从窗外眺望颍河远古胜景的早晨,是从轩辕桥方向仰望一代令人肃然起敬的宗师褚遂良的早晨。登善湖边,荡漾的烟岚飘起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的余韵,这个取自盛唐书法家褚遂良其字“登善”的地名,成为颍水的一截文化符号,深深镌刻在禹州人的心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10月29日,在禹州市非遗中心王志军主任的组织安排下,禹州市夏禹文化研究会刘月霞会长,受邀走进山林学校夏都分校倾情演绎《褚遂良顾命大臣》精彩人生。

颍水流到此地段,如龙出深渊,冲出两岸高土崖后由狭长湍急变为宽广平缓,水面宽达500米,如平湖、似明镜……《国语·周语下》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为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善”字,又合上善若水之德,寓意颍水这条禹州的母亲河,具有“母仪天下,上善若水”之大情怀。对于褚遂良的一生的遗憾,莫过于晚年最终没有回归他的“褚河南”。
“台上的演讲者风度儒雅,形容姣好,她的气势好像评书大师刘兰芳。”刘月霞老师在台上气势如虹的演讲,让台下师生们听得如痴如醉,课堂寂静无声。刘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迎来了阵阵掌声。

造物主总是在不经意间有意无意地透漏一点爱的光辉给略显浮躁的当下之人。褚遂良的书法融合了王羲之、虞世南之书体,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特点。唐代书家评论褚遂良的书法这样说:“字里生金,行间玉润,法则文雅,美丽大方。”唐人书评中这样写道:“褚遂良的书法看似沉着,却笔笔轻盈,轻的地方如蜻蜓点水,重的地方如力士拔山,行笔有粗有细,细的地方不显线弱,粗的地方不显粘连。”也就是说他的每个字就像金子一样耀眼,布局结构就像玉石那样的柔润,每个字的起、伏、顿挫、撇捺都富有章法,及美丽又大方。
褚遂良不仅在书法上的造诣千古流芳,并且在文史上的知识也很渊博。唐太宗李世民无论国事或者家事都要找他商议。
有一天,皇帝突然问他说舜要制作漆器、大禹想要雕饰祭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反对,他们不过就只是想要做一些吃饭的器具而已,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进谏呢?褚遂良回答他说雕琢的器物会妨碍农业的正常生产,过于追求奢侈是危亡的前兆。所以大臣们看见了这个错误肯定都会要去组织反对的,要不然等到小错误变成大错误就晚了。
太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说,确实是这样没错,如果君主一味追求奢侈的生活,不考虑百姓的生计,那么国家很快就会败亡。
贞观二年,褚遂良由原来的秘书郎晋升为皇帝身边的起居郎,由于褚遂良的耿直和睿智,不久又被提升为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唐太宗李世民在病危之际把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诏来说道:“当年汉武帝托孤与霍光,刘备托孤与诸葛亮,现在朕已经是不行了,就把我儿托付给你们了,还望你们尽力辅佐,以保江山社稷。”
褚遂良为了不辜负先帝对他的信任和厚爱,为了不辜负先帝给予他的托孤之重任,为了保护李家的大唐王朝,冒死进谏、苦口婆心也没有将唐高宗李治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决心改变,但从此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命运。武则天封为皇后之后,不失时机的来报复褚遂良,将褚遂良一贬再贬,褚遂良意识到大唐王朝即将改朝换代,心中非常内疚和郁闷,觉得九泉之下无颜面见对他信任有加的先帝,在武则天封为皇后的第三年,孤独郁闷抑郁而死,享年63岁。
褚遂良死后46年后,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周的武则天,幡然悔悟,她阅遍了无数众臣,她不得不承认褚遂良的忠诚与耿直,不得不承认褚遂良是位忠臣良将,在弥留之际下了遗诏,将国号恢复大唐、为褚遂良平反昭雪,恢复一切爵位。
唐德宗下诏:将褚遂良的画像位居于凌烟阁之上,与唐代的开国元勋享受同等荣誉。
刘月霞老师从九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辉煌的一生,使学生们顿生敬畏,也不胜感叹。
褚遂良,以他独特的书法艺术才能,平步青云,攀登上了他人生政治生涯的顶峰,凭借他的渊博学识,超凡的睿智,惊人的胆量,拥立了一代帝王,造就了中国唐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盛世一一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在政治上留下了他永不磨灭的光辉业绩。
台上激情盎然,台下听得专注。最后刘月霞老师以赞美的语气总结说,褚遂良虽然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书法墨宝,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思想上、道德上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道德缺失,信仰淡薄的环境中,褚遂良的那种耿直,那种忠诚,那种坚守,那种一诺千金、万死不辞的精神,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家乡为有褚遂良这位忠臣,这位先贤,这位书法家,而倍感骄傲和自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不忘初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一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山林学校总校长杜祥宁握着刘月霞老师的手感慨地说:“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饕餮,我校会定期开展非遗文化活动,讲述禹州历史名人,让同学们吸取营养,启迪心智。”
千年的风吹散了沉积的往事,千年的水冲刷着跌宕的记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滚滚不息的的生命洪流中,流淌在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血脉里,让我们仰望,让我们聆听。
上一篇:一张老照片引出的一段老禹州的故事
下一篇:药王孙思邈丨公英拔毒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2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3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4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5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6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7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8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9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1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2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3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4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5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6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7“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8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9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1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2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3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4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5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6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
- 07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8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9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