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炉钧曼妙

2023-08-17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是钧艺失传后重新试烧时一种无奈的选择,是蒙蒙胧胧、孜孜以求、因陋就简的一种探求?或是下意识里试用最古老的方法来保存宋钧最原始的风韵?就在一个风箱小炉内,装上单件或数件,用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三至四个小时即可烧成。这种方法从清末光绪年间至今竟沿袭不断,而且竟然成就了有别于传统的一个独特工艺,成就了钧瓷一个名贵的品种,真是不可思议的神奇。

炉钧曼妙

炉钧釉水丞  清雍正

想想这种方法就充满一种艰辛和执著。神垕卢氏三代人为恢复失传的钧瓷技艺,借鉴清代景德镇“炉钧”的烧制工艺,前赴后继、土方上马,无数个日日夜夜,耗尽了家中仅有的资财,如宗教徒般的虔诚和度越,靠风箱的抽拉排闼反复试验,在小小烘炉内呕心沥血,竟然打开了钧瓷烧成的通道,固定了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烧成技艺,奠定了钧瓷走上复兴之路的基础。那是卢家超常付出的天酬,是钧瓷先人一种通灵的智慧。“炉钧”也称“卢钧”,它就是卢家的化身。

炉钧曼妙

孔相卿作品 玄纹瓶

想想这种方法又别有一番情趣。现代人同样用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在自己的庭院内,远离大窑生产的喧闹,构筑一个类似打铁的小烘炉,依然是风箱呼呼、火焰熊熊,大汗淋漓中透着一种惬意,孤寂执著中追求着一种快乐,一不小心就可能烧出一种愿景、一个绝品,真是一滴水里映日月,小格局里大气象。

炉钧曼妙

张自军作品  小口瓶

无缘见到炉钧实物的芳容,只听传说,就觉得有种诗意和独特。无意中,翻看了几件炉钧的图录,直为它的曼妙所惊诧。那真是斑驳陆离、古色古香、浑厚温润、仪态万千。它有宋钧的端庄古朴,却似乎多了些沧桑老道;它有宋钧的淡雅冲和,却分明多了些珠光宝气;它有宋钧的静谧深邃,却似乎多了些流光溢彩。如果把宋钧比成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它就是历经风霜的苍苍老者。如果把宋钧比成温柔贤淑的成熟少妇,它就是风情万种的华丽夫人。

炉钧曼妙

赵松义作品  梅瓶

最早描述炉钧风貌的是清人的《南窑笔记》:“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觉得这种描述太客观,很不尽如人意。翻阅后世资料,对炉钧的记载仍缺乏有新意的内容。任何比拟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甚至是蹩脚的。炉钧的曼妙,同传世宋钧一样,往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没见过清末陶瓷艺人卢天恩、卢天福、卢天增兄弟烧制的天青挂玫瑰红的《鸡心盘》、天青带朱砂红的《乳钉瓶》,据说大英博物馆曾误作为宋钧收藏。没见过卢光东、卢光文兄弟烧制的青绿挂红、玉润晶莹的炉钧桃子,据说开封的古玩商曾作为宋钧以400块银元的高价收购。炉钧仿宋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甚至新中国成立前郑、汴的古玩商店都挂上“谨防卢钧”的招牌,其真伪难辨之曼妙可见一斑。

炉钧曼妙

王金合作品  莲花尊

曾想过购藏一件炉钧欣赏把玩,也见过市场上气烧的炉钧,青绿中加带金斑、红斑、紫块儿暗点,确也古意盎然。但总觉得气烧的东西太灵便、太轻巧,古朴中带有一丝粉嫩,斑驳里少了一分苍老。感情里炉钧的朴厚只适宜古拙的烧制,那才配得上它的分量。

摘自:曾在文化的边上

(来源: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