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90后”非遗新青年,让一根粉实现“72变”!
隆冬是孙溪烽最喜欢的时节,因为这个时候制作的红薯粉条品质最好。
12月10日,走进位于禹州市朱阁镇的盛田农业百年粉坊,老式灶台里炭火正旺,一口直径约2米的大锅冒着腾腾热气,只见孙溪烽一手将装满淀粉糊的漏瓢保持平衡,一手均匀敲打。粉条从漏瓢底孔流出,拉出细长的“银丝”,滑进滚烫的热水里。
“漏粉,讲究的是一气呵成。”虽然年纪不大,但在粉条制作技艺上,孙溪烽显然是一把好手。
作为地道的中原特色美食,禹州粉条的加工生产已有500余年历史,以其爽滑筋道的口感而享誉四方,当地粉条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禹州市非遗工坊
“祖祖辈辈都是做粉条的,我从小就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手工制作粉条技艺,也可以说从记事起就跟粉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30岁的孙溪烽介绍,“手工制作粉条非常讲究,一共有18道工序。只有整套工序配合好了,做出来的粉条才能既晶莹剔透又爽滑筋道。”
孙溪烽在演示粉条制作技艺
记者在禹粉文化博物馆里看到,自明清时期“老孙家粉坊”创办以来,“一根粉”在孙溪烽家已传承五代。
孙溪烽的父亲孙继周,入选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溪烽被评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月,盛田农业百年粉坊凭借百年禹粉记忆、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持续的匠心传承,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牌匾
以家庭为基石的代代相传,让每一根粉条都凝聚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也让孙溪烽更懂得热爱与坚守的意义。
2017年大学毕业后,孙溪烽从父亲孙继周手里接过了盛田农业百年粉坊,扛起了传承发展的重任。
百年粉坊历经五代传承
“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又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孙溪烽告诉记者,为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他主导组建高规格研发团队,在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后,终于实现从干粉条到鲜粉条的历史跨越,完成14项新型技术专利,真正让红薯粉条实现了“72变”。
专利和获奖证书
“在人们的记忆中,粉条都是晒干保存,食用前用水泡发才能下锅。”孙溪烽进一步介绍,得益于薯类鲜粉制品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成功研发生产出红薯粉、紫薯粉、蔬菜粉等四大类14个品种,实现了粉条开包即可下锅,59秒即食。
由孙溪烽带队研发的红薯方便鲜粉条,在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被评为“后稷奖”。
荣誉厅
传承数百年的禹州粉条制作技艺,因科技元素的加入更具活力和魅力。
“目前,我们在四川成都注册成立了品牌运营分公司,创立了‘大宋官粉’品牌系列鲜粉条,产品不仅进驻了海底捞、锅圈食汇、七欣天、胖东来、大润发等知名火锅企业及知名商超,而且远销到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柬埔寨、越南等海外国家。”孙溪烽说道。
盛田农业农民田间学校
“一根粉条,不只是味蕾上的家乡风味,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孙溪烽介绍,依托公司的技术和文化,他顺势创办了盛田农业农民田间学校,将粉条产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向无偿传授给乡亲们,助力老乡变“专家”,带动周边朱阁、古城、浅井、火龙等乡镇十几个村的村民流转土地发展红薯种植3万余亩,直接带动农户560户、间接带动农户2800户,户均年增收两万元以上。
刚做好的粉条
孙溪烽表示,公司发展至今,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根干粉条到一根鲜粉条,从手工小作坊到“中华老字号”,从传统的漏粉老手艺到智能自动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老手艺传下去、发展好,是不变的初心。
采访临近结束,孙溪烽又带着参观该公司的非遗直播间。只见门口的对联写着:把小事做精方成绝艺,唯初心不悔便合高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禹州孔春生:匠心凝聚 打造钧瓷
钧瓷历史地位很高,历史也很悠久。关键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详细]
- 02让人爱不释手的禹州钧瓷窑变钧瓷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始于唐[详细]
- 03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尖柿,甜蜜的
大禹治水食用柿子和饮用柿子醋的传说在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流[详细]
- 04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5大美不言器自言——钧瓷艺术家张
张自军,号炉钧张。 禹州市神垕镇人,1953年12月31日生。 高级工[详细]
- 06“豫”见郑州,百花有“源”!禹
9月25日,在2020年中国电影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我[详细]
- 07禹州市钧瓷文化博物馆成功入选国
日前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河[详细]
- 08禹州瓷器,闪烁着礼的光芒
文图:丁进兴 他指着前方的瓷器,身体麻溜地走过去,那样子,[详细]
- 09禹州市朱阁镇祁庄村开展春节汇演
禹州市朱阁镇祁庄村开展春节汇演活动 作者、图片丨沈彦云 世[详细]
- 01洪水过后,咱去看看禹州夏庄将近
文:丁进兴|图:网络 2021年7月千年不遇的大洪水瞬间爆发,使[详细]
- 02省文旅厅考核组对禹州市九个展示
9月16日17日,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书记崔喜梅带领省文旅厅[详细]
- 03禹州名家名窑推荐之宋元钧瓷标本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 钧瓷的[详细]
- 04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5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6【揭秘】中国最早高姓始祖高元的
东高村位于禹州市西南,辖一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465户,[详细]
- 07禇遂良,镌刻在禹州人心中的文化
在给景物披上无限温情之前,文化禹州渐次在世人面前展开一幅[详细]
- 08《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杨晓锋举
因仰慕杨晓锋尊师技艺超群,德才兼备,承蒙师父允纳门下,受[详细]
- 09女陶艺家协会在禹州神垕古镇成立
2020年8月23日,在河南省陶玻协会和钧瓷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详细]
- 01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钧
2022年8月18日,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仪式暨第八届中国[详细]
- 02“坤德离功”钧窑薪火传承计划开
6月11日,坤德离功钧窑薪火传承计划刘建军师带徒收徒仪式暨师[详细]
- 03禹州传统文化你所不知道的“压桥
(作者:张国建) 杨桥位于禹州市朱阁镇的杨桥村,该村归属詹[详细]
- 04让洁净舒爽成为美丽禹州的本色
让洁净舒爽成为美丽禹州的本色 一个地方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详细]
- 05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
禹州中药材久负盛名,是我国4大著名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这里盛[详细]
- 06禹州顺店轶事——顺店老街
顺店轶事顺店老街 作者丨康怀谦 图片丨网络 古镇顺店位于禹州[详细]
- 07关于公布禹州市文物博物馆单位安
关于公布禹州市文物博物馆单位 安全责任人的通知 为加强全市[详细]
- 08禹州市住建局关于审查申请建筑业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详细]
- 09禹州钧瓷知多少:柴烧之美 经时
钧瓷,因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釉变而被世人惊叹,但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