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拜谒禹王庙

2020-09-23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拜谒禹王庙

文:赵 建丨图:网 络

提起拉王庙,人们也许有点陌生。要提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会妇孺皆知。拉王庙虽然比不上少林寺等名山古刹,它却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展现给世人。几千年来,它吸引了无数的名人雅士前来朝拜。如今每到节假日,农闲时,这里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拜谒禹王庙

拉王庙位于禹州城西三十余里,大禹山下方岗镇西炉村,和大禹山相依相偎。

出于对拉王庙的好奇和对大禹精神的崇拜,盛夏的一天,我们几个文友顶着炎炎烈日,驱车前往大禹山,朝拜拉王庙。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拉王庙的守护者——崔光清、方桂兰夫妇。站在拉王庙前,不由让人肃然起敬。聆听两位老人的讲解,如同大禹就在我们身边,仿佛看到大禹治水的壮观场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正在演绎着……

老人说,拉王庙以奇而闻名。

拜谒禹王庙

天下庙宇皆坐北向南,而拉王庙坐南向北;拉王庙最初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大禹山南面的角子山上,传说是用三头牛拉过来的。

传说大禹治水时,最初把他的大队人马驻扎在附近的角子山上,他在那里修建了治水指挥部,制定治水方案。指挥部建筑宏伟,部门齐全。大禹白天跋山涉水,四处奔波,晚上和他的部下研究治水的事情,常常很晚才睡觉。

每当他进入梦乡的时候,总会听到吱吱嘎嘎奇怪的响声,就像物体被什么重物所压迫而不堪重负的样子。大禹被惊醒后,挑灯起床查看,房屋一切完好无损,响声也消失了。

拜谒禹王庙

大禹信步走出屋子到院子里,但见满天星斗,璀璨夺目,四周一片寂静。草虫的鸣叫一声声此起彼伏,争相和鸣,为山野的夜晚增添了许多乐趣。远方洪水奔腾的怒吼声时远时近,跌宕起伏,不断撞击着大禹的心扉。

大禹回到屋里,熄灯睡下,吱吱嘎嘎的响声却再次响起,奏出很不和谐的音符,好像和他捉迷藏一样,让他不得安寝。

天长日久,他便被拖得神情憔悴。一个晚上,他再次听到这奇怪的响声后没有起床,默默祷告:上天啊!难道是我哪些地方做错了,惊扰了哪路神仙?

言罢,便见一位银发白须的老者站在床前,说他是角子山的山神,角子山是一座小山,无法容纳这浩浩荡荡的治水大军,还是请大禹把他的指挥部搬到前面的龙风山上吧!

拜谒禹王庙

大禹说:“仙人啊,这么大的建筑,还有这千军万马,我如何搬走呢?”角子山山神说:“大王不必着急,小神可助大王一臂之力。”言罢,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傍晚,在附近山村里,人们看到一位银发白须的老者去附近村民家中借牛,称用后即还,并当厚报。村民们见老者态度诚恳,便欣然应允。

第二天早上,出现了奇怪的事情,有三户村民喂牛时,发现牛浑身汗水淋漓,气喘吁吁,卧地不起,一副累坏的样子。老农掰开牛嘴,发现每头牛嘴里衔着一块元宝。有人说这是大禹给予牛的赏赐。

后来,大禹还在牛经过的路上,为每头牛盖了一座庙,以表彰它们的功绩。人们还惊奇地发现,角子山上的治水指挥部都移到了前面的山上,路上留下许多牛粪和牛蹄印。

拜谒禹王庙

洪水退后,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把治水指挥部改为拉王庙,后来称为禹王庙。龙风山也被改为大禹山。

离开拉王庙,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拜谒禹王庙

沧海桑田,岁月轮回。大禹的故事在禹州广为盛传,我想此时的大禹已不单单是一个人了,他更像一种精神的昭示,不断激励着一代代颖川儿女创造了更多的辉煌与奇迹。

拜谒禹王庙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