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揭秘:禹州周定王墓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
乔老汉犁的地儿,其实就在周定王的墓塚上。发现周定王墓后,在当时成了稀罕事儿。据老辈人说,当时这里人山人海,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人来看,十里八乡的,几十里的,甚至百里以外的都有,真正进入墓室内的人不多,进去的人也不知道看到啥没有,因为没有电灯看不清,出来直说漂亮,惹得很多人前来观看……
【“朱橚与禹州”系列之1】
中原是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修道研医教民治百病的主要地方,又是中华医药的发祥之地,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
具茨山得天独厚,位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历史上曾有人类祖先最早在山顶上居住的记载。具茨山老山坪古城遗址具备了相当深远的历史研究价值。
唐朝初年,一代药王孙思邈就长年在此采药行医,并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专著。
至明朝,周定王朱橚一生情系具茨山(明代叫钧州明山),在具茨山上为他自己建造陵墓耗费工期十年有余,这十多年期间周定王朱橚本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具茨山度过。
周定王一定是一个对自然界非常热爱的一个人,加之具茨山上漫山遍野数百种的野生中草药植物,这些足以使周定王痴迷于具茨山。
周定王的《救荒本草》一书就是朱橚踏遍具茨山的写照,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作了全面总结,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朱橚(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明朝医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1425年)薨,谥号“定”。
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橚死后葬于具茨山,即周定王墓。周定王墓游览区由明代周定王陵墓、王妃墓(即娘娘坟)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所构成。
它的西部是层峦叠嶂的嵩岳余脉,东部则是广袤的黄淮平原,历史上这里叫具茨山,是轩辕黄帝进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
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周定王陵、娘娘墓于2013年3月5日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定王墓的发现是个偶然的事件。1948年,王家村三组村民叫乔秀的老汉在山坡上犁地,突然,牛的一条腿蹬出了一个窟窿,牛腿也陷进了窟窿里。
等把牛腿拔出来后,乔老汉用长长的牛鞭杆儿伸进窟窿里,竟伸不到底儿,乔老汉就找来村里的年轻人,将洞一点一点挖开,原来是个盗洞口。
下面接着文首的稀罕事儿说。
“当时人们传得很邪乎。”进去的人说里面有一里多长,还有群众传说里面有戏台子,还在唱戏,但戏台子和观众隔着一条河,根本过不去。走不到戏台子前看。当时没有电,极个别有钱人用手电筒,大多数群众都是点麻杆儿进去看的,哪里看得清里面的东西?况且,依当时人们的认识,进入墓洞,就够害怕了,所以很少有人能看得清。
墓室里到底有些什么成了一个谜。这个谜底在墓被发现十年后的1958年,被当时的禹县县委书记揭开了。
也许是因为传说墓里有河的原因吧,当时的县委书记认为墓里既然有水,不妨把它打开,用里面的水浇地,造福人民。
于是就动用了百名劳教人员扒开了墓道,哪成想,里面仅有很少的水,根本不能浇地用。但既然打开了,干脆让人们参观吧。当时,每人卖5分钱的票。
很多事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神秘,越吸引人去追寻,一旦这神秘失去,反倒没人有兴趣了。墓室没有打开的时候,因为神秘的传说,人们急着进去看,但墓室打开后,真相大白了,因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差,参观的人少了,也不买票了。从此,周定王墓就被冷落下来了。
周定王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及其王妃们的墓区。墓区左边是青龙岭,右边有卧虎山,主峰坐北朝南,山岭呈弯曲状向左右两边延伸为罗圈椅形。周定王墓坐落在椅子的环抱之中。背依险峻的山峰,长约五华里。正中间峰名叫太白崖,称为“中天一柱”;太白崖南200米处的一座石峰,名为“龙拉磨”,称为“南天一柱”;太白崖北200米处一座石峰,名为“金字石”,称为“北天一柱”。三柱鼎力,形成擎天之势。
周定王墓就建于金字石下侧,金字石两侧的老鸭坪和旋螺顶,两峰各延展一岭,于二里外汇合,汇合处的高地有座“府城隍庙”,鸟瞰整个山貌,在此形成“二龙戏珠”。北山半山腰有一石洞,名叫“炸龙洞”,山下有一脊石叫 “龙抓石”;南山有石虎,名叫“太虎石”,形成龙虎把门之势。墓前200米处有一天然形成的土包,上圆下方,高7米,下方周长32米,人称怀中抱印。
周定王墓背靠明山,面对陉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是一块风水宝地。周定王墓与娘娘墓的周边,现仍遗留有许多自然景观,如龙拉磨、金字石、古山寨、太虎石、太白崖、九龙口、夜明观、老天爷洗脸盆、孟公庵、天填墓石等,山水奇异,是一处绝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游览区。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封朱橚为周王,到建文帝时削掉王爵为庶民百姓,经过燕王朱棣战败建文帝直入南京后即给予平反,恢复王爵并加封为周定王。自此,明朝历代皇帝都称他为定王。
上一篇:禹州之歌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2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3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4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5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6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7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8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9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1“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2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3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4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5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6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7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8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9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1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2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
- 03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4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
- 05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6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7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8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
- 09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