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古稀之年为故乡“再火一把” ——读《俺禹州,咱禹州》


文:余文杰丨图:网络
读老同学余世诚新作《俺禹州咱禹州》,不禁使我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1999年9月9日,我们近百名老禹县中学的校友分别四十多年回故乡聚会时,他代表在北京的同届十二位同学讲话,当着众多同学和禹州市领导的面,表示説:我们大半生在外闯荡,未给故乡丢脸,但也未报答故乡养育之恩;现在我们老了,退休了,但为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再出一把力还来得及,还可“再火一把”。

“再火一把”,此话令我暗自惊讶。穆桂英五十三岁挂帅出征,传为佳话。可世诚他时年已六十三岁了,发出“再火一把”这般铿锵有力的誓言,虽令人起敬也令人不放心。他以怎样的方式为故乡“再火一把”呢?他能兑现自己的诺言吗?
他是一位文史学者兼书画家,在相关领域著述和创作颇丰。故乡禹州与华夏文明同岁,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位老同学把退休岁月几乎都用在了对故乡文史的发掘、考证、研究和推介上了。从1997到2007年,他用十年苦工爬完了六十万个稿纸上的小方格,以禹州“余家大院”为背景,撰著并出版了《家祭》一书。此书可谓禹州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生动感人,为当今世人关注。
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禹州的论文、散文、杂文,岁岁年年坚持不懈,在他今年七十七岁的时候,把反映故乡禹州厚重文化底蕴、独特风貌和讴歌历代先贤的五十余篇文章和一批钧瓷书画作品,编辑成《俺禹州,咱禹州》一书,终于又捧献到故乡父老乡亲面前。他以十五年撰著百万言的文论,以及三百余幅钧瓷书画作品,兑现了他为故乡“再火一把”的诺言!
这是他退休以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丰硕成果。我相信读过他的《家祭》那部书的人,都会以同样的心情和感受来读《俺禹州,咱禹州》这部新作。

《俺禹州,咱禹州》,仅就书名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读者的距离。作为老乡、老友、老同学的我,先读为快,在这里很想説一说内心的感受。
首先,他具有文史学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札实的功力。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当2000年这一工程有了阶段性成果,肯定了夏王朝的历史存在并排出了“断代年表”时,故乡禹州的历史地位陡然提升。
作为从“华夏第一都”走出来的游子,他不是停留在心情高兴的感性阶段,而是抓紧时间向故乡通报这一重大信息,并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了解和熟悉故乡的历史状况,查史书,翻方志,著文章,“一说、再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与禹州之历史地位》。
考古学家在禹州城东灵井地区发掘发现了史前“许昌人”遗趾,他马上就此信息联想起“北京人”和禹州人,并作深入的考查和思考,写出情理交融的文章,令禹州乡亲耳目一新。书中许多文章都是作者史学功力与敏锐力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广泛良好的人脉关系,促成他对事物的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在学校时他书读的好,走上社会后,他“读人”也有非凡的本领。尤其是对故乡人,不管是在职干部、退休官员,还是文博老人、后辈学子,或者老农民、老太太,只要与他交谈起来,都会把心里话掏出来。
因为他了解不同人的性格心理,他说话具有独特的幽默感和感染力,最根本的是他以平等的身份待人,没有架子,不搭官腔,亲切随和。正因为如此,他与家乡各界许多人士都过往甚密,从而获得鲜活、丰富知识,成就了一篇篇人情味很浓的文章。
其三,乡情、乡恋、乡愁的故乡情结,以及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是他为故乡“摇旗呐喊”并“乐此不疲”的动力。儿时听爷爷讲的娓娓动听的家乡故事,小时候就读的学校长春观、万寿宫、天宁寺这些古老地方,给他种下热爱故乡的情愫。故乡的山山水水和那些老人、老事、老习俗,也令他魂牵梦绕,事事都引发他写作的冲动。但是,要坐下来写成文章,还是需要费大力气做调查研究的。

为了搞清有关情况,他常常专程或借机回禹仔细做调查,甚至在“文革”派斗严重的年月,出差中途下火车回母校长春观小学查看校园的残破境况,拍下珍贵的照片,又到北关桥下捧喝甘冽的颍河水。
他在《禁沟,禁不住的思念》一文中,对唐代以前九山寺古迹遗址的考议,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禁沟地区的变迁是那么引人思念。作者以文史学者的情怀对故乡之“夏都”、“药都”文化极尽发挥宣扬,又以“画圣故里”后学的才华对书画艺术痴情追随,并潜心创作“钧瓷书画”作品,对“钧都”极尽美化之能。这是一部图文并茂、洋溢着“三都”禹州情的书。
其四,这部书是他的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他在大学读研时攻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史,后来从事中国文史的教学与研究。正因为他谙熟中国近现代历史,所以他有比常人更深挚的爱国情怀。
他把这种感情投入到他所熟悉的故乡,把这片故土上发生的故事挖掘整理出来,使更多的人知晓,篇篇文章都激起你对故土大禹之州的思念,引导你为生长在这里而自豪。因为爱国,所以爱故乡;因为爱故乡,所以更爱国。作者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样的逻辑,这也是此书最感人的地方。

老年是收获的季节。世诚是位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大学教授,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多次获得国家奖励,桃李满天下,可谓硕果累累;他的儿子们也都事业有成,敬老孝顺,全家生活安适。按说他可以坐享“清福”了,如同一般人那样也把退休后的日子作为享受生活的阶段。
但是他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一如既往,坚守他的“争气”人生理念和做学问的“拾穗”精神,笔耕不辍。他这种为故乡“再火一把”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他自己则认为,这都是人生应有之义。禹州人写禹州,写故乡的天地人、文史哲,抒发对故乡的恋情,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快乐的。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20年前禹州人是怎样割麦打麦的?
《山乡麦收季》作品展示 照片说明: 古老的村落、古朴的民俗[详细]
- 02云展览 | “乡愁禹州”优秀文旅摄
为丰富新春佳节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群众艺术创作[详细]
- 03古朴厚拙 端整雅炼 ——记中书协
刘光照,1949年10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入展全国第四[详细]
- 04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5书法遇上唐钧 佳联成对好诗成章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钧瓷被称为[详细]
- 06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6月1日上午,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神[详细]
- 07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8访禹州市传世炉钧一坊有限公司总
说起钧瓷,大家都会知道其源自于禹州神垕古镇,想到钧瓷入窑[详细]
- 09钧瓷“窑变”之魅与各大博物所收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详细]
- 01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
- 02禹州钧瓷艺术树立陶瓷装饰美学新
从第十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设计艺[详细]
- 03“声动禹州”2020禹州市全民大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详细]
- 04先有钧阳宫 后有禹州城
在禹州市南三十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叫钧阳宫村。钧阳宫以前是个[详细]
- 05禹州传统文化||最幸福的重逢(散
(作者:侯巧仙) 人生来来往往,季节匆匆忙忙。推窗一望,眼[详细]
- 06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7禹州登善湖一家长用弹弓教孩子打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魅力,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详细]
- 08禹州神垕古镇陶瓷官署女陶艺家简
钧瓷女陶艺家在神垕古镇老街陶瓷官署举办钧瓷作品展啦! 展览[详细]
- 09禹州传统文化 石羊村有你不知道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朱阁村西五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东边自然[详细]
- 01钧窑万彩”钧瓷非遗文化走进上海
11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展厅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详细]
- 02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作者:禹州市美术家协会 张德宏/油画《前方的风景》 郑俊峰[详细]
- 03禹州浅井镇张地村藏在深山的千年
文 图:丁进兴 张地,居于云端,白石崖下,五千年白牡丹傲然[详细]
- 04禹州市当代钧瓷艺术品精彩亮相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12月5日,备受期待的保利秋季拍[详细]
- 05禹州宋聘三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啦!
近日 宋聘三塑像揭幕 暨宋聘三故居开放仪式 在浅井镇 宋聘三革[详细]
- 06毛泽东接见禹县县委书记
文 图:余世诚 禹州的党政军民学,同新中国各地一样,都是在[详细]
- 07禹州市豫剧团7人获得县级非物质
近日,禹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发通知,我团颜永江、杨巧玲[详细]
- 08禹州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
李昊莹 1997年出生,2010年毕业于许昌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详细]
- 09禹州辛国正大师讲述:钧陶瓷材料
9月26日上午9时,钧瓷文化大讲堂在禹州市神垕古镇钧瓷文化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