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传统文化||张良制“毫”(故事林)

2020-05-19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禹州传统文化||张良制“毫”(故事林)

禹州之南,沃土旷野上横亘着一架显眼的三峰山,中峰往南10余里有古村镇——张得。张得村西边,城父河两岸纵横几里的平原,当地人叫它“毫坡”。后来喊转了音叫“河坡”。它为什么叫“毫坡”?这得从留侯张良说起。

时空上溯到公元前200多年前,企桥上经常有一个年轻人在吹萧吟唱:天低浓浓兮乌云度,万木萧萧兮雁南飞;秋风瑟瑟兮枯叶稀,赤子斑斑兮心不回……

这啸声渲泻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的清澈与浑浊。尤其情调低下时,像是一位老者在呻吟,又像一位不得志青年在申诉。这位年轻人相貌不威,形如好女。这日,他又在企桥上吹箫,还不时地仰望长空。他再次抬头时,恰有一只苍鹰盘旋在企桥近处的原野上。它挥洒出强大的震慑力,穿过遥远的苍穹。天地是如此冷清而寂寞,无羁浪子,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哀叹:他深恋着蓝天,热吻着大地。遥望远方炽热的太阳,俯视绿色的田野。它抖了抖黝黑的羽翼,突然冲向大地,抓起一只小兔又飞向高空。草丛中有一只狐狸,猛然窜出……

这一切,使青年人豁然开朗,变得异常高兴。同时,又低下头陷入了深思。

这位青年人是谁呢?他就是后来被誉为“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

张良当时想,鹰是空中霸主,目标专一,不怕冒险,才能达到目的。

小狐狸能在虎狼群中生生不息,我也要像它们一样在“复韩灭秦”大

业中搏击。他又想到战国早期的大学者——墨子。在据《墨子・无鬼篇》记载:“墨子制木鹞三年不成”。墨子制木鹞(木鹞是风筝的雏形),历经数载,虽然失败了,我能否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从头开始,让木鹞升上高空呢?

张良是富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说干就干,到处寻求制木鹞的资料,学习制木鹞的方法。他从家乡栎邑(又称韩里,现张得)出发,多次徒步到鲁山墨子的故乡,去找墨子的后人,寻求制木鹞的方法,饱经风霜。有一次,在鲁山一个产姜的地方(现张良镇),病倒在客店里,好心的店主知他是风寒所致,就给他熬了一碗姜汤,劝张良趁热把它喝了。他喝后,全身出汗,一觉醒来病全好了。他向店主人致谢后就要走。店主说:“客官,我知道你是找制木鹞的,关键是取料和制作方法。就如你病时的一碗姜汤,只要对症,就能治病。”张良一听,心中顿悟,想起墨子失败的原因,再次向店主作揖,致谢后立刻奔回家乡来张良连夜回到栎邑,就用竹子筚代替木料,把羽毛用树胶沾在竹筚制的框架上,形如展翅鹞鹰。下用苎麻小绳牵引,但还是飞不起来,这次又失败了。

禹州传统文化||张良制“毫”(故事林)

张良再次陷入深思:是木鹞根本不能飞上天,还是材料、方法不对头?张良处于困惑中。突然一个大旋风扑面而来,掀卷起衣服、树叶和尘土。张良灵机一动说:“木鹞一定能飞上天,仍是用才和方法不对。”要改变用料减轻木鹞的重量,改变木鹞的形状,增大木鹞的迎风面积。找出不能成功的原因,就立即着手行动。张良把羽毛改用绢帛,把阳竹筚改用箕山之阴筮园村产的阴竹筚。因为阴竹子粽眼大,密度小,烤干后重量更轻,而且硬度更大。木鹞周边沾上羽毛,形状也改变了,取名叫“毫”(风筝,唯独张得把风筝叫“毫”)。放“毫”那天,城父河两岸原野上早就集满了人,都想一睹为快。

中年时分,张良把“毫”绳打开,一放升上高空,像一条巨龙般在摆动。在场的人们初次看“毫”升上天空,都觉惊奇,赞不绝口。张良也初次尝到成功者的喜悦。

张良想,毫制成功,人们非常羡慕。但绢帛昂贵,不是一般人家所能买得起的,就像灭秦复韩大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怎样才能使人们都投入其中呢?有句俗言叫“千里不昧鹰(鱼鹰)”。意思是说,鹰丢了,在很远的地方认出来,还是主家的。张良有时找人授意说:“隔墙不认毫”。意思是毫到谁家,就是谁家的。张良有时把绳故意弄断,毫落入其他农户家,久而久之,玩毫的人多了,有的也能仿制毫了。因二月春风撩人,就把二月十九定为“放毫节”。在这天举行放毫比赛,获奖者,张良出重金奖励,并从中总结改进的经验。

后来,张良又用竹子制成“风箫”,绑在毫上,用羽毛摆动,发出五音。当时人们叫张良“作毫品箫”,一传十,十传百,就喊成为张良“坐”毫品箫,把城父河两岸的平原叫“毫坡”。每逢二月十九那天,比赛放毫,并有梨园弟子演出助兴。大约二十年后,楚汉战争进入决胜阶段。大将军韩信谒张良求谋。张良说:“两国交兵,攻心为上。”韩信说:“计从何而施?”张良说:“空中飞毫,以楚歌乱其军心。”有天晚上,张良命人把毫都运到汉军营中,毫尾缀上写有楚歌中的“恋家词”,绢帛条子。恰巧,这天晚上西北风大作。张良传令汉军士把毫放起,并剪断毫绳,毫铺天盖地呼啸着飘到楚营,“风萧”吹出楚歌,楚营中一片混乱。楚军将士不知是什么东西,认为是“上天”要灭楚军。心中恐慌,军心涣散,江东弟子不愿再打仗,一夜之间逃走大半。天明时交战,楚军大败,项羽死于垓下。于公元前202年,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而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张良把毫用于战争,开启了历代战争的先河。为什么“放毫节”却变成古刹会呢?这是与古代栎邑人十分爱护张良、十分了解张良分不开的。

因为张良视功名如类土,急流隐退,明哲保身,不大肆传扬张良功绩的缘故,遂把二月十九的“放毫节”改为古剤会。把“毫坡”叫做“河坡”。当时有赞张良诗为证:

父城栎松满天霜,子房潜心运筹忙。

小桥流水伴夜月,历代王侯谁如良?

禹州传统文化||张良制“毫”(故事林)

 

禹州传统文化||张良制“毫”(故事林)
(来源:禹州传统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大咖现身!一场国际级电影首映式连线禹州现场



 
返回首页